上市险企年报扫描|保费开启高增模式,财险竞争“主战场”转移到非车险了吗?
五大上市险企年报悉数披露,主战场2021年财险行业“老三家”人保财险、上市扫描平安产险、险企太保产险合计实现净利润451.3亿元,年报同比增长6.94%。保费从财险业务结构上看,开启2021年车险业务拐点已经出现但全年整体承压,高增而非车险逐渐在财险市场撑起一片天,模式市场份额稳步提升,财险车险责任险、竞争农险、转移短期健康险有望成为财险业务新的到非增长点。 规模扩大占比提高,主战场非车险成为新增长极 车险综合改革逐步深化使财险公司的上市扫描车险业务承压,2021年上市险企车险保费普遍下滑。险企而非车险业务则迎来发展机遇,在财险市场“话语权”不断增加,保费收入持续增长,占总保费比例不断增加。 具体来说,2021年,“财险一哥”人保财险非车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1931.09亿元,同比增长16.1%,占比43.1%,同比提高了4.6个百分点;太保产险实现非车险保险业务收入608.44亿元,同比增长16.9%;占比提升4.7个百分点至40.6%。虽然平安产险的非车险保费较2020年出现了下滑,但是其意外及健康保险保费收入达226.15亿元,同比增长了32.6%。 分险种来看,责任险、农险、健康险成为了非车险业务增长点。人保财险2021年健康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1.9%达806.92亿元,农险保费收入为426.54亿元,同比增长19.3%,责任险保费收入为331.32亿元,同比增长16.4%。太保产险的健康险、责任险、农业险等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,其健康险增速最快,达37.3%。 为何头部险企纷纷发力非车险业务,这些公司发展非车险业务的优势在何处?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分析表示,相较于车险业务,非车险业务对技术含量、对从业人员有更高的要求,头部保险公司更容易聚集优秀专业人才,也具备更强的研究发能力。同时,保险业是一个规模经济行业,头部保险公司在这方面更有优势。 不少业内人士预测,随着车险综合改革持续推进,部分中小公司会主动退出车险市场,这也引发了业内对于非车险市场竞争加剧的担忧。如分析师团队就在相关研报中表示:“由于车险市场竞争加剧产生一定外溢效应,我们预计将有较多中小公司加大非车业务投入以实现保费规模,非车市场的竞争程度将有所提升,其中意健险、责任险、企财险是主要发力点。” 对此,李文中分析称,中小公司之所以愿意转向非车险市场是因为还能有利润可赚,而不是因为他们相较头部公司更有竞争优势。非车险市场头部公司的很多优势是中小保险公司无法比拟的,未来,在大多数有较大市场容量的非车险市场上,头部公司还是会占据主导地位。 信保业务回暖,部分险种承保亏损待解 不仅责任险、农险、健康险等险种“异军突起”,此前备受关注的保证保险业务也不再是“拖累”。2021年人保财险信用保证保险保费收入为28.40亿元,同比大缩减46.2%。承保利润为17.62亿元,扭亏为盈。平安产险2021年保证保险业务收入为180.98亿元,综合成本率91.2%,同比下降19.8个百分点,由此实现承保利润28.1亿元。 各险企的保证保险业务是如何“翻身”的?表示,平安产险保证保险业务赔付状况持续改善得益于国内经济复苏、平安产险风险筛选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和客群结构的优化。也在年报中表示,人保财险积极调整业务结构,持续出清融资性信用保证险业务存量风险,不断加强催收追偿和过程管控,严控新增业务质量,2021年实现追偿收入25.96亿元。 随着保费规模扩大、综合成本率下降,非车险业务迎来发展机遇,但并非所有险种都“风光大好”,个别险种也存在赔付率过高、承保利润率低甚至承保亏损严重的问题。如2021年人保财险的责任险、企业财产险均为承保亏损,该公司的企业财产险业务综合成本率高达130%。 险企该如何降低部分非车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?李文中建议表示,首先要加强精算工作,使定价更准确,避免因定价不当造成的亏损,同时也要注重防灾防损,并做好核保工作,加强客户和标的选择。再者要强化公司管理,一方面提升工作效率,降低公司管理成本,另一方面减少赔付中的滴、跑、漏。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李秀梅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央行:8月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,利率为2.75%较上月下降10BP
- 国家医保局:将全流程监控医保基金使用情形
- 美国宣布对这两家银行,全面封锁→
- 知乎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
- 时隔半年保证金大涨逾118倍 天价锂矿控制权将花落谁家?
- 上海问责防控不力干部:给有为者鼓劲,让不作为者靠边
- 俄罗斯降息300基点 卢布应声大涨创5个月新高
- 徐雷将出任京东集团CEO,刘强东将主要精力投向这四件事
- 英国油气暴利税砸到了自己?壳牌重新考虑250亿英镑在英投资计划
- 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:实施受疫情影响公积金贷款不作逾期处理有关措施
- 琢石资本创始合伙人郑翔予:消费投资退潮之后,才能看见踏实做产品的企业
- 北京房贷放款时间再缩短:中介称普遍3-7个工作日 实际可能更短
- 金融街论坛第二日 监管部门释放10大政策信号
- 北京朝阳:近期到过这三地人员要主动报告
- 这些国家,真有点撑不下去了!
- 俄乌谈判未来的核心问题:乌克兰多边安全保障面临五大难点
- Huobi公布新中文名“火必”
- 视频|网红化、猎奇性渐浓,日均销2万的青团,你吃吗?
- 上海为何要坚持“动态清零”?郑军华:老人和儿童感染风险高
- 京东集团人事变动:徐雷将出任CEO
- 搜索
-